哺乳期几个月能吃水果?
哺乳期的妈妈,在吃水果的问题上,似乎没那么自由。 有人建议,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在哺乳期间不要吃任何水果。 因为水果中的果酸有可能刺激宝宝的牙齿和口腔,导致龋齿;
也有人认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母婴都有好处,只要控制好摄入的量与次数,对宝宝并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小艾在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找到了答案—— 水果中含有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在哺乳期内是可以适当食用的。 但是要注意! 妈妈不要吃含糖高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甜瓜等;也不要吃含淀粉量高的水果,如榴莲、菠萝蜜等。 因为这些水果吃多了,会导致血糖升高,影响喂奶。 而像苹果、梨、猕猴桃、葡萄等水果,则可以放心食用。
水果还可以做成蔬菜沙拉或者果泥给宝宝食用。 比如,可以把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打成汁,让宝宝喝下去;也可以把苹果、生菜、小黄瓜、洋葱等洗净榨汁饮用;又或者直接喂宝宝吃果泥。 但需要注意,果泥制作的时候,不要加糖或其他调味料。
除了水果之外,妈妈还可以适当吃点坚果。 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也有益。 不过,坚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太多(10颗左右),以免引起腹泻。
在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分娩24小时之后,就可以吃新鲜水果。产妇多吃水果有利于产后康复和乳汁分泌,对婴儿也有益处。
产妇在产后出汗较多,水果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水果中的水分容易被人体吸收。产妇易出现便秘现象,水果中含有的大量果胶和有机酸能刺激肠胃,加速肠道蠕动,使大便软化,可有效改善产后便秘。
同时,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铁、钾、镁等都能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进入乳汁,能保护乳汁中蛋白质免遭氧化,能使乳汁有清香味,可促进婴儿多吃奶。
产妇最好每天吃2-3种不同类的水果,总量500-750克为好。由于产妇体内上下温差较大,产后出汗多,脾胃功能较弱,常有虚寒的症状出现,在选择水果时应加以注意。
可选择温性水果如苹果、樱桃、橘子、桃子、杏、葡萄等;凉性水果如生香蕉、柿子、芒果、青枣、山楂等应少吃;吃西瓜、香瓜、梨也应适量,最好是与其他温性水果搭配后吃,这样既能消暑清热,又不伤脾胃,可起到均衡营养的作用。特别是夏天产后的妈妈不能吃冰冻的水果,吃水果时应室温放置片刻后再吃。
对于有“坐月子不能吃生冷食物”的传统观念,其实这种说法已不适用,现在提倡科学育儿,产妇分娩后应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