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属五行的什么?

蔡少杰蔡少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对应的是上、中、下,因此古人用“三才”来表示天地人的位置关系和作用。 什么是天道?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立春立秋,四季轮回就是天道,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就是天道的表现。什么是地道?山山水水,江河湖泊,泥土石头就是地道,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就是地道的体现。什么是人道?人类社会,国家民族,人生命运就是人道,人类的所作所为就是人道的再现。

所以古人说:天人合一是要求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相符相成。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位于中间,只有阴阳相合,万物才能生长。所以《易经》上讲“天地交而万物通”。 又比如“天地人和”,这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和,同时也暗含了自然变化和人文变化的内在节奏。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和”字,其实就包含了“和谐”“协调”之意。 因此我们可以说,“五行”其实也就代表了五种不同性质的“能量”或“信息”。它们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在人体内,五脏与五行相应,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有五脏的功能,也承受五脏之病。同样,身体上的五官九窍,四肢百节亦分属五行,各有其功能,亦各有所病。如果某一种五行失常,则会出现某一方面的疾病。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等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中医,这些理论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不过这些知识相对晦涩难懂,需要多思多想,最好能结合着具体的案例来做分析,这样会比较容易理解。

公橘华公橘华优质答主

晟读音chéng,笔画7。音程,本义为光明、兴盛,引申为普照万物;用于人名,亦指人的崇高品德。

在文字结构上,“日”字为底,“申”字部首突出,其意为光照。《左传》曰:“日有五色,行晟水而黑。”《晋书·天文志》:“日出云际……云色如熏黄,其下千里蒙尘。”《水衡记》引《天文录·封禅书》:“日中黑子见,太史臣某侯曰:‘元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建始初有太阳三黑,上曰:“三黑为光,光者阳也,名之曰光。’”《说文》云:“光者,太阳也。”以上说明,晟字有普照光明之象,又寓含通彻、光明、兴盛之象。据《国语·周语上》记载:武王伐纣,殷商末年,天昏地暗,“日月不照,风雨晦冥”,殷商“百姓忧愁,其君不能宁”(《逸周书·解》)。公元前1037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大命更于天”,(《史记·周本纪》)“日月照,风雨时”,“天下平宁”(《逸周书·史记》)。故周朝兴盛于商之亡,“武王善之,命名曰:晟”(《国语·周语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