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有中国演员吗?

贺鑫远贺鑫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盲点在欧美国家是“惯常性思维陷阱”,也就是说,对于欧美国家的人,它是个很低级的陷阱,是他们惯常性思维中很容易发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已经达到了常识的程度。然而,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观众,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陷阱,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个陷阱的真正含义。它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惯常性思维,而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高深理论。就好像我们习惯从筷子、牙签等成双物件中选出一根出来,但是欧美人却很难克服成对的思维障碍。用这个陷阱来作为中国的推理小说或者推理电影的障碍物,无疑是南辕北辙。

其实,不仅是盲点,其他9个陷阱在中国也有相应的应用,如:

●选择的陷阱在西方是一个思维陷阱,人们受教育中有很多逻辑推理的训练,他们认为选择就一定要有选择的理由,然而,中国却恰恰相反,很多问题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吃饭用筷子、出门穿衣服一样,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中国的陷阱应该是“非选择的陷阱”。

●跳跃的陷阱在西方是低级陷阱,因为他们的思维跳跃常常是不合逻辑的,而中国人是天马行空的大脑和谨严刻板的语言、行为及规范的逻辑所造成的不协调,如“我饿了”,你立刻明白我需要吃饭。而在西方,他们会说“I am hungry, so I am going to have a bite.”

●相似的陷阱在欧美国家,受形式逻辑教育的影响,他们特别缺乏创造性思维,因此,他们特别排斥相似性结论,这成为他们常常犯的低级错误,而在中国,人们很乐意接受相似性结论,我们常常没有区分出事物的细微差异,倾向于概括性联想,我们更喜欢“比着葫芦画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