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字五行属于什么?
属土,因为“途”字的字形结构中,有“土”。 “途”的繁体字写作“塗”。 《说文解字》中解释如下: 一、指事。二、形声。从辵(chuò),涂声。三、会意。四、象形。 从字形上可以看出,“途”或“塗”的字形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辵”,另一个是“涂”。
其中,“辵”读作chuò,本义就是步行,因此“道”字中的“辶”都念chuò;而“路”字中的“辶”则念lù。 那么问题就来了,“途”字中是念luò还是tú呢? 这个问题似乎有答案了。因为“路”字中的“辶”念lù,而“涂”字中的“辵”亦念lù。
但问题是,“途”字中的“辵”其实是读tú的! 因为“途”和“涂”在古代是不同的字,读音也不一样,“途”读tú,“涂”读lù。 直到近代新文学运动之后,为了创造简体汉字,才把古代的“途”和“涂”合并成现在的“途”字,读音也统一读为tú。 当然在现代汉语中,“徒”“涂”等字的读音也发生了改变,但那都是后话。
途字的五行属土。
途字的“辶”表“行走”,“豚”表示“小猪”,合起来表示“赶小猪行走”。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小猪不再从猪而从豕,加走之“辶”,形成新字——途。故途的本义为道路。引申指前途、途径。途是会意字,行字是形声字。(路、街、陌,分别表道路)。
途字的详细释义 途
tú
ㄊㄨˊ
道路:长途。征途。歧路(亦作“歧途”)。途穷(路无尽头。喻陷入困境)。
用道路表示的意向:前途(某些量词与后面的名词完全同义,常用来表示所述情况或事物的意向、趋势、方向等)。生途无常。休途。绝途。前途有望。穷途潦倒。
笔画数:9;部首:辶;笔顺编号:531251134
途字的康熙字典释义
【寅集中】【辵字部】途
《唐韵》徒乎切,音突。《说文》郊外谓之途。《尔雅·释言》涂、涂,陈也。《注》谓道路交错,如物之陈列也。《释名》途,拘也,有所拘度也。《释宫》一达谓之道路。
又《玉篇》事序宜也。《史记·老子传》周失其序,王道废,孔子没,道德之兴,使各宜其途。
又《史记·日者传》是故吉凶生而贤不肖异途也。
又《字汇补》凡以事序为途。《唐书·柳仲郢传》帝恶朋比,尤疾宰相取监军赏罚,以厚其党。于是乃诏监军不得干军政,与州牧、郡守异途。
又《韵会小 Rudy》通作涂。《史记·屈原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淸。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陷乎其泥中?”曰:“不凝滯于物,则与道俱。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或屈或伸,处变合时,无常拘也。行污泥中,不以污。”令,唐虞为在位。令,唐虞为在位。令,唐虞为在位。
又《集韵》徒朱切,音图。通涂。
又《正字通》徒古切,音睹。涂,通作途。《仪礼》注“涂,止也”。《史记·苏秦传》“涂巷之人”。《周礼·冬官注》“涂读为途,道也”。
又《韵补》叶徒侯切。《陆贾·新语》礼义不行,功臣为仇雠,故其道绝,其势危,故汉有之。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岂不尔思,伤哉,其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