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是五行属什么?
《本草纲目》记载,“地之湿气,上生草木,人或感之为痿厥寒热”。 又记载了古人观察到的现象: “凡物感阴生则为草……故春时阳发而万物齐荣;阴凝而生草……” 所以可以知道,所谓五行生克在自然界中的运行规律也是相对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或者叫体现),所以才会出现春天生草木的情况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结论.
比如五行金生水这个关系,在秋天就会表现出来,冬天就不可能看到大海变浅变成河流的现象。同样道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个顺序也只在春夏秋三季中会成立并起作用。因为冬天是天地之气闭藏的季节,没有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所以不会见到冬天树木生长开花的景象。 如果按照中医理论来说的话,五行属性只是用来阐述自然界的五种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关系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的以五行来对应人体的五腑六腑或者是五脏。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五行来解释的话应该这样理解: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这是因为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二便的缘故。 因为现在中医已经将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各个基本机能都归在了五腑六脏之内,所以也就出现了用五腑六脏来形容五行这一现象的出现。这是后人的一种说法而已! 而中医所讲的五行则是用来描述阴阳二气在不同气候环境中对物质能量形态的改变情况的。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当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的时候,体内的气血都会凝结在一起来抵御寒冷,这时人体内最旺盛的能量形式就是热能的形式了,也就是火的形态。而当人体进入一个温暖的环境当中以后,身体开始逐渐散热,体内的热气随着毛孔的开合而散出体外,同时体内的一些寒湿之气也开始外排到体表来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这时候人体内最旺盛的能量表现形式就转变为液态的形式——即水的形态了。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气相求”——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同属性的物质在遇到同一类性质的物质的时候会对其产生影响的作用力大小或方向。同理,中医当中的五行也是如此,只不过不是单纯的以物质的类别来区分其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