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投资什么关系?

陶盛金陶盛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 题主是问“为什么”还是问“怎么”?为什么是“亲儿子”,为什么会是“亲儿子”?这是政策原因和地缘因素决定的。 为什么是“亲儿子”——政策原因 南京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到的政策倾向是很高的(与沪京深杭比),当时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工业为主,而南京是唯一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全国性中心城市——当时叫“综合型”。这种战略定位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土地供给极度宽松。

从1952年到1078年,南京非农业人口增长了6.9倍,但建成区面积只扩大了3倍多一点儿;同期沪京深杭四地建成区面积平均扩张幅度达到了3.4倍。所以虽然南京的人口密度在1952年就已经是北京的2倍以上、深圳香港的5.5倍以上了,但却一直保持着较低水平的建筑密度。 到改革开放之前,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整个城市的规模还是很小的,因为这时还没有放开建设用地指标,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要为长远考虑不要过量,免得造成浪费。

所以在八十年代以前,南京的建设方针一直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扩建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如沿海城市利用优惠政策吸引资本和劳动力)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压力,估计南京还要以农业和中小城镇为主的战略继续发展很多年。

当然历史上没有如果,现在南京已没有可能退回到以农业为主的中心城市了。 为什么是“亲儿子”——地缘因素 南京之所以能得到特批,除了政策原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处于中国地理的中心位置(虽然是偏南一点儿的中心),而且东西南北距离均不太远,有利于辐射周围地区。

这一点有点像北京,不过南京和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优点又各有侧重: 北京是北方的最大门户,可以控制华北乃至西北; 而南京则是南方最大门户,可节制江左(长江下游)乃至江南。 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南京都和京师一道被作为王朝的正阳所在。 至于说到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约束作用嘛……毕竟隔着万里河山,又有长江天险在,还是省省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