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字五行属于什么?

司空依昕司空依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师”字的笔画,历代书法家写的“师”字,笔画略有不同,现整理如下: 《说文解字》中关于师的字形是这样描述的: “師,乐师也。武官曰師,師,教也。教人者,有法爲師。”“师”字的字形变化: 汉隶书作“師”或“師”。西汉中期开始,“師”字的一竖改为短横,且不再出头;东汉时期,“師”字的一竖又改回中竖,且出头。至于“師”的上半部分演变成了“丶”。晋代以后,“師”字的一竖再次改为短横,且不出头,至明代变成黑体字。

从字形演变来看,“师”由象形的会意字变为形声字。上边部分的“師”与下边部分的“師(師)”,先后表示音同而意义有关的两个词。 上边部分的“師”即金文所从的“师”,意为拿着武器,身穿铠甲的人,本义是法官、武士等; 下边部分的“帥(師)”最初作“師”,其古文字形像一个人拿棒指挥众人,本义是率领、指引,后假借为“帅”(shuaì),“帥(Shuài)”。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师”一般用作名词,如《庄子•天下》:“故能以其深厚,致其崇高。”汉代班固《汉书•礼乐志》:“孔子临泰山,旋宫之末,论《周易》,卦得家人,默然无声。孔子谓子贡曰:‘吾乃今知老子可以教诲我矣。’乃喟然而叹曰:‘大哉!中庸之道。’”这里的“师”字均指老师。先秦时也有将“师”字表示的动作视为尊称的用法,常用于君王称赞臣子,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荀息请以曲沃伯姬媵重耳。士蒍曰:‘何益?彼岂以一姬易二侯?’晋献公曰:‘寡人之事,先王之训,唯忠与信,何以四侯易一女?’遂以曲沃伯姬媵重耳。荀息相重耳。”

到了宋元时代,“师”字出现了表示第三人称的用法,如宋代苏轼《东坡全集•书赵充国碑后》:“始余寓居凤翔,有李士衡者,自言将门子,好武。”元代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小生姓石名友三,祖贯山西太原人氏,幼年曾在辽东马背儿上长大,学得一身好武艺。”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