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生肖年?
首先,生肖是依农历计算的。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
以子时为例(23点-1点),在旧历中,子时前面是一个时辰“亥时”;在新历中正好两点的交界处。那么这一时间段出生的人口,其新历年是按下一个周期计算的,而下个周期的起始时间正是旧历的子时,也即新历的零点整,而恰好这个时间点又是属“牛”的,因此“属牛”的说法就此得来。以此类推:
子时——丑牛
丑时——寅虎
寅时——卯兔
卯时——辰龙
辰时——巳蛇
已时——午马
午时——未羊
未时——申猴
酉时——戌狗
亥时——子鼠
如此循环。 至于你说的时间间隔12年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新旧历如何配合计算?因为传统是以“新历”作为今天和明天的标记,但人们日常生活往往是依照旧的周而复始的农历过的。两者需要一个配合计算的方法。这就要说到一个概念——“置闰法”。
在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一季又分别对应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和中气。每年有“两节”,它们相去不远,相差约15天左右。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形,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不是固定的,有远有近。在公转轨道近一点的时候,太阳在一年中能给予地球的能量较多,此时白昼较长,温度较高,气候较热;相反,当太阳运行到远地点的时候,白昼相对较短,温度较低,气候较冷。为反映这种季节的变化,古人将冬至定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此计算“九九八九十一”等。
由于“两节”大多在阳历的2月份,为了顺应气候的变化,农历在年末或年初会设置“闰月”使节气的变化与农历合拍。不过,农历的“闰月”不是单独的,而是成对出现的。也就是说,每隔几年就会多出一个“闰月”,而在“闰月”之年会有两个“立春”,因此会产生“牛年只有354天”“鸡年384天”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