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垄断企业有哪些?
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拥有全球 15.6 % 的可采石油储量、西欧和北美地区 29% 的液化天然气生产能力及 37% 的原油产能,是全球最大的一家有产有卖的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也是石油领域的巨无霸。它的市值达到了一万亿美元,相当于两个中石油或者五个英国石油。沙特阿美的资产负债表极其惊人,它拥有近七千亿美元的现金以及等价物,每天盈利高达一千五百万美元(2018年每日平均利润),并且只需要2%左右的资本支出就能保持现有产量不变。如果将其与埃克森美孚相比,前者约三分之二的资产集中在海外市场,后者的海外营收不到一半但海外投资却只多不少;前者的资本支出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后者的人均资本支出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为什么沙特阿美能够如此豪横地在油价暴跌之后仍然大幅提高产量并压减成本。
除却石油巨头,其他领域也有一些“能源三桶油”之称的超大型企业。它们分别是中国中化的化工板块、中国石油的炼化板块和中国石化的炼销板块,这三大板块的净利润加起来接近中国四大石油企业总利润的八成。这些企业的上游业务都是国有垄断企业,它们生产的石油化工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至国际市场上。以中国石化为例,其旗下所有炼油厂全部实现盈利,仅茂名石化就实现利润超百亿,该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达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 47%。
电力行业也存在着一定的规模壁垒,尤其是一些清洁能源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前期建设投资额很大,因此即便是有补贴也不乏大型央企参与。但是传统的煤电行业则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新建项目的门槛很高,除了技术以外主要是源于融资能力。作为传统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煤炭行业一直是国企的天下,即便是去产能和环保压力之下很多煤企亏损,但是规模巨大的神华集团去年还是赚了 216亿元,而同为央企的兖矿集团更是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一、煤炭企业
中国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排名世界首位,占全球产量的40%左右,是我国能源工业的主体。从储量上看,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探明储量17752亿吨,可供开采很长时间。但是煤炭企业问题比较突出,企业机制比较落后,现代化水平低。政企不分、厂社不分现象严重,企业办社会包袱很重,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重特大事故出现反弹现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另外,煤炭市场秩序不规范,煤炭生产和销售仍受诸多条块分割,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以次充好,偷逃税费,冲击正规市场,影响了煤炭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电力企业
我国电力以煤电为主,煤电的生产和运输组织协调问题很突出,电力发展也受制于煤炭。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前,电网企业兼有电力输送和购电、售电等职能。近年来,在电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电网存在只买本地电厂的电,排斥外来电的现象,形成地区封锁,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竞争性的培育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石油石化企业
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由中石油、中石化、地方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组成的,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了绝大部分的上下游业务,中石油主要负责陆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管道储运和销售业务,中石化主要负责石油化工和化肥的生产销售等。
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进口油气资源分配、管道建设及使用、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等关键环节上都具有较强的垄断地位,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企业之间展开,其他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很弱,这种状况不利于国内石油市场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也限制了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