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青训?

陶理江陶理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足的问题,说到底是青训和联赛问题 先说青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足球这项运动,从9岁到23岁应该是技术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其他阶段也有重要成长,但是速度没有这个快) 这个时间段,如果踢球的孩子能够有专业的训练,技术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个阶段是培养足球智商最重要的时期 如果青训做得好,起码球员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是会得到提升的 但是现在国内的青训,大部分都是草包青训,比如我所在的小区,建了个足球场,天天都有各种年龄段的球队比赛,但是几乎看不到中乙或者中超俱乐部来考察队员 当然了我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有多少基本功可言,大部分来这踢球的都是爱好,而且年纪都很小,10几个甚至几十个一起比赛的场面,还是很热闹的 但是这些孩子的未来基本可以被预见,就是业余爱好者或者说踢球玩罢了,因为这些队伍几乎没有体系化的训练,很多教练甚至连基本的传停带训练都不做全,更谈不上战术意识和思维。

再说职业联赛 足协组建职业联赛之初,就是为了扶持本土球星,给青少年一个榜样,让足球成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职业联赛已经发展到了顶级联赛恒大国安上港苏宁万达等金主介入,但联赛的水平和质量依然难以让人恭维 这些球队年年买人,却年年无法出成绩,球员在队里混日子,金主也是失望至极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各级国家队居然以使用外籍球员作为卖点,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古满堂古满堂优质答主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足球强国,青训体系是根基,中国足球要想出线,也要仰仗93、94国青、97、98国少,他们是中国足球08奥运、10世界杯、12奥运的主力军,但是,中国的草根足球的青训在经历了10年的艰难发展后,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草根足球的青训从2000年开始起步,那时受“杨璞条款”和霍顿的影响,在北京注册的“雏鹰杯”、“星港杯”等青少年足球联赛相继诞生。由于当时北京搞青少年足球的俱乐部不多,参加这些非正式足球比赛的俱乐部和中学生基本没有冲突,所以,当时的参赛水平并不是很高,“雏鹰杯”、“星港杯”成为了北京青少年业余比赛的品牌。

2005前,虽然搞青少年足球的俱乐部在增加,但由于中学生比赛和“雏鹰”、“星港”赛时间上没有冲突,所以一些条件还可以中学足球队可以兼报两个比赛。“雏鹰”和“星港”成为了北京青少年业余足球的标杆!

真正对中国草根足球的青训体系打击的不是在2003年前后产生的“鲁能足校模式”,而是在2005年开始真正火热的“健力宝模式”!据不完全统计,05年后的3年间,全国新成立了上百支职业或半职业青少年球队,注册在足协的8支青少年球队,有7支来自北京!

这些职业或半职业青少年球队的教练基本都是靠“关系”或高薪从各级国家队、国青、国少招揽来的助理教练和省市队退役的教练,他们执教目的不是让草根足球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力量,而是培养他们自己的“孩子”,以他们为班底组建球队,并冠之以“北京某某队”。这些“北京某某队”通过各种渠道参加足协注册的比赛,拿到名次或名次后,再以“北京某某队”的名义以“健力宝模式”集训,然后,以他们为班底参加比赛。这样循环往复,一些所谓的青少年高手就被这些“北京某某队”网罗,被控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