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下跌原因?

山霞楠山霞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一个月,10年期国债期货突然暴跌30余点,收益率迅速飙升至4%以上;2年期国债期货更是曾出现连续跌停的走势。 市场非常恐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债市发生了什么?未来走向如何? 从基本面来看,央行降准降息预期落空,资金面延续紧平衡状态。

近期市场对于“宽信用”的期待一度成为推动债市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政策发力托底经济的环境下,市场此前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有所升温。然而,节后央行先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方式对冲流动性缺口,稳定了市场情绪。 但央行维稳并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出现了根本性好转,而是因为外部风险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国内必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巩固外贸外资外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所以可以看到,当前货币政策依旧保持稳健基调,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思路没有改变,后续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但是幅度可能相对有限(预计50BP左右)。 从市场供给角度来看,近期财政支出增加、地方债开始放量发行,加剧了债券市场的供应压力。2月9日,财政部公布数据称,1月份,地方政府发债870亿元。而进入2月后发行规模明显提升,2月9日单日发行规模就达到了462亿,之后更是连续一日百亿规模的发行量。

由于春节前后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关键时点,因此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融资的需求。如果银行需要大量融券,势必会减少回购市场的供给,推动隔夜回购利率大幅反弹,从而推高整体债券市场的收益率。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末低0.5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下降1.7%,剔除春节错月的因素,实际下降幅度更大。

居民贷款方面,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310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774亿元,同比少增902亿元。企业贷款方面,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90亿元,同比少增89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1970亿元,同比少增1088亿元。 整体来看,银行端资金的供给仍然保持平稳,但是企业的融资需求显得较为疲弱。面对下游企业融资需求的不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则趁机大幅涨价,这将进一步挤压中下游制造业的盈利空间,不利于经济运行的复苏。

莫舒晴莫舒晴优质答主

最近债券市场波动很大,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通胀预期升温下,资金价格提升速度远超名义利率的上升;(比如2013年下半年)

2.流动性紧平衡下,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引发企业债二级市场恐慌抛售,触发违约风险,并进而传导到政府平台融资。(比如2014年5月以后)

3.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背景下,通缩预期增强,无风险收益率下降过快;(2015年底至今)

4.信用扩张受阻、流动性依然偏紧,但资产泡沫在增加,去库存政策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未来仍需要加息来抑制资产泡沫,所以长期来看还是涨的;

5.美国大选前加息概率大增,全球央行都在收紧货币,人民币汇率承压;

6.美元指数继续反弹,黄金期货再次大跌,油价也大跌。 总结来说就是,全球央行都在加息,而我们还在降息的路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