姲五行属什么?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艳”字读音为yàn、yān和yǎn时,其部首均为“女”。所以,不论“艳”的五行属性如何,“艶”字的五行为“女”(即阴)。 又因为“艳”是简体字,所以它所表示的意义与繁体字“艷”有所区别——在古汉语中,“豔”是一个多音字,可读作yàn、yān或yǎn;而“艳”只读yàn(一音)。 “艳”的基本含义如下: [形] (鲜艳;艳丽);[形] (美;漂亮); [动](色诱);[副] 十分;很。如:艳美;惊羡;艳服(盛装打扮);艳妆(浓妆);艳若桃李(形容女子的容貌非常美丽);艳冶(娇艳美好,形容女子貌美);艳逸(姿色俊美);艳质(美丽的质地;美好的品质,多指女子);艳情(爱情诗) “艶”则指“有文采;华美”的意思,且只能用作名词或动词,不能用作形容词。例如:
1.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门,何言而不委也?何为而不至也?虽迟晚益茂,虽闲居而无愠焉!君子之欲言,又有谓先生的之道高吾跃而取之;欲无为,又有讥先生之门严气正性,不便狎侮。先生则曰:‘吾道非邪?用宜如是,设之而已矣!’ ”其中,“不委”的“委”就应理解为“有文彩”之意;“道高吾跃而取之”的“取”也应理解为“取得,得到"之意。
2.清·纪昀等《阅微草堂笔记‧滦州消夏录三》:「沧州田白岩相国,一日与客饮,忽索笔疾书,满纸错杂无伦次...」中的“错杂无伦次”一词也可佐证“艷”为“有文采”之意——“错杂”是说文章条理错综复杂,毫无头绪的样子;“无伦次”就是乱七八糟、没有次序的意思了!如果将“艷”解释成“艳丽”的话,那就不符合上述语境意思了。 根据以上解释来看,把“艳”写作“姸”显然不妥当。 因为从字形上看,此两字差别较大:“妍”的上部由“女+又”“女+申”组成,下部由“又”构成; 而“艳”的上部是由“女+戋/戋”组合而成,下部则是“夭”的变形。
我认为将“顔”改为了同音字“姸”是不太妥当的。因为在繁体的“顔”字里,“顔”上部不是“女”而是“宀”(mián)——这个“宀”是表示房子之形的象形字。古人以“宀”作为“颜”的声旁,是因为该字本义指的是面颊。 因此说,“顔”的造字本义应为“人的脸部位于房屋之内”之意。由此引申出“面部表情”的含义——因为人脸部在房屋里面才会表现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来嘛!
另外,我觉得既然已经用了简化的汉字来代替繁体字,那么就最好不要再将简化后的汉字给改成别的字——这样会容易让人误解汉字的实际含义以及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毕竟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看着简化字学习的,如果他们看到老师写的、或者同学写的、或者书本上印刷出来的竟然是另一种字,肯定会一头雾水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吧? 所以,我建议最好是不要改变简体“顔”的字形,实在要用繁体“顏”的话可以把它当作异体字加以标注就可以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