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五行是火吗?

易珲煊易珲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所著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说:“凡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莫不为刑。”东汉时期学者王充在《论衡·自然》中也说:“故五行者,所以知其命也;四时者,所以知其时也。”可见古代中国人是很注重“五行”“四时”这些自然的变化的。 那究竟什么是“五行”呢?“五”就是五个,“行”指的是运行。因此“五行”说白了就是指大自然的五种运行状态。而所谓的“相生相克”其实就是指这五种状态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

水、火、木、金、土,这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基本元素。对于这五者的关系,中国古人是这样认为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叫作“五行相生的顺序”。与之相对应的叫作“五行相克的顺序”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那么有人会问了,这五行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形式的算法——“五行算法”。而这种算法的核心就在于“生生灭灭”四个字。也就是说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它们要么是在生长,要么是消亡,或者是两者同时存在。而这五种状态就是“五行”。

有人可能会问,大自然中的事物不是有千差万别的吗?怎么只有“五行”?难道大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要用这五种状态来表示?当然不是这样。实际上“五行”是用来代表五种性质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物质形态。所谓“相生相克”说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这两种关系——相似与相反。 而能够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物质形态其实就是阴阳两种状态。因此古人最终用阴阳来代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变化。如果说阴阳是一种运动状态的话,那么五行就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了。它们一个是动态,一个是静态,二者结合才能完全表述自然界的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