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字五行属什么?
在古代,牛力是最重要的农耕动力之一,所以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与牛有关的字多有褒义,如勤谨、朴厚等。本解中所收的五个字分别是牛的五种意义。 牯字五行属土。
【本解】
牷:形声字。从牛。全声。《说文》“全也”,“全”有完整、纯粹之意,因此,“牷”为本义的字指祭祀用的全牛,“兽谓之特,鸟谓之翰,鱼谓之鲔,牲谓之牷”(《白虎通》)。引申义为纯一不杂。古人认为,纯色之牛是洁净无瑕的,于是“牷”字又有“整洁、洁净”的意义。
耕:本又作。会意字。从耒,从牛。“耒”是一种农具,“牛”是耕种时的动力,因此“耕”的本义是“犁地”,引申为“用犁耕田”,也指用力从事、学习,或施以教化等。
牛:象形字,像牛头之形,《说文》曰:“大牲也”,是最大的牲畜,又曰“仁畜也”,是行仁的好牲畜。牛的特性在本解中归结了四个方面:“无角曰牝,牛之系曰縻(本解作),牝牛,公牛。这些都是牛的名称。
【引申义】
牯:本指没有角的公牛,引申为指总名公牛,也用来指年老体弱的牛,如“老牯”;再引申为成年牲畜,如“牯马”。
牦:“牦”的原意是指牦牛,即高大结实的野牛(本解作“牛”的形、名、义),用“牦”毛做的东西,如牦帽。“牦”还可以比喻为坚固如牦牛,雄壮如牦牛,或形容像牦牛那样毛粗硬。
【由来】
“牷”字,古初写作“全”,本义即指完整、完全,在古代祭祀中,牛、羊是重要的祭品,古人认为完整的牲畜,是洁净无瑕的,因此又用“全”字来指祭祀杀的牲畜。
后来,人们又造“牷”字,继续使用“全”的本义,“全”字的意义则继续发展。最后,“全”字专用于表本义,“牷”字专用于表示引申义——祭祀用的全牛,“牷”字遂由引申义变成了本义。
“耕”字甲骨文像一只手拿着农具在牛头前面,本义是用牛耕田,引申为用力从事、施以教化等。后来,“耕”字又成了耕田人的名称。“耕”字初文从耒、牛,隶书后,写法有所改变。古初,“耕”、“耕”同字,后来“耕”字专作姓氏用,本字仍作“耕”。“耕”字也有写作“耕”的,与耕同义,均指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