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五行怎么定?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学中,运用"五行”理论来阐释人体内外的整体关系。五行学说从“天人合一”和“五材说”而来。“五材说”见《尚书·洪范》。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意谓水(滋润,向下流动)、火(炎上,即向上流动)、木(可屈可伸)、金(收缩,向下,沉降)、土(生长、化育、持载)五种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这五种物质按照相生相克(或“胜复”、“制约”)的顺序运动不息,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循环不已的生命过程。“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一词,意指“五材”,即将宇宙万物分为五类。事物的五行属性以类推法和取象比类法来确定。其中五类之间则存在“生克”关系,其相生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木;其相克顺序为:木、土、水、火、金、木。
汉字的五行属性,是根据汉字五材归纳得来的。按照“生克”关系,事物五行属性相同时,表示两者之间相匹配、相似,或存在促进的关系;两种事物五行属性相生时,意味着事物之间存在协助、增益的关系;若事物五行属性相克,则表示事物之间存在阻碍、抑制、削弱或冲突、干扰的关系。因此,在探讨事物内在联系方面,“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很有价值的分析模式。
一、归类汉字五行的常用方法
文字的五行属性可按文字的偏旁、部首、笔画数并结合文字的含义予以确定。
确定文字偏旁和部首五行属性的规律,按照“木旁从木”、“扌旁从金”、“氵旁从水”、“女旁从土”、“火字从火”,“木旁从木”等规律进行判定。确定文字笔画五行属性的规律,按照“1、2画为水,3、4画为火,5、6、7 画为木,8、9、10画为金,超过10画者为土”的规律进行判定。以上两种判定方法适用文字含义与“五行”五材无关联的情况,如果文字的含义与“五行”五材有关联,即需要再判定一次文字的五行属性,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判定文字的属性。
二、文字含义的五行判定
文字五行属性的判定可以以字典中的解释为准。但某些汉字在新华字典中义释少,而金、木、水、火、土在字典中均有释义,且释义较多,因此判定文字在常用字典中的义释是否在金、木、水、火、土的解释范畴之内就有一定的难度。以下通过判定“金、木、水、火、土的释义范围的方法,来判定文字含义的五行属性。金属矿物元素的通称。有光泽、延展性良好、富有金属键特性的一类单质或合金,能够导电和传热。金属矿物一般指成矿过程中金属呈自然金属状态或呈盐类状态及其他存在状态的有用矿物聚集而成的矿产,如铁、铜、金银、铀、钒等。金属矿物包括工业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产中的自然金属矿物两大类。木生物资源中植物资源的总称,是基本天然有机材料。天然有机材料是指来源于生物资源中的材料,即在农业、森林、海洋业、畜牧业等中材料种类繁多,在国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木属于植物,植物资源按树种分为针叶材和阔叶材等,按用途分为主伐材、竹材、薪材、果实和林副产品等,按生长地分为陆生材和水生材等。按用途,木材分为军工、土建、民用、家具等。水,地球的表面近70%被水覆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纯水。纯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自然界的水里几乎总是含有有气体和溶解盐类,如有毒的重金属和一些还原性地溶解气体。水可以被看作是许多化学物质及其重要反应的媒介物,它在生命系统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在常温常压下,水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以液态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