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一、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也不能以教师的解读去限制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少讲,学生多读”的原则,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对爬山虎脚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如何爬山、如何生长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而第三部分的“探究与交流”部分,则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通过自读自悟,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 “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教学步骤或流程(可附教学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再让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这样有层次性的教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信息的高效收集与处理。特别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教师直接讲授的内容他们很难理解,也很难记忆,而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课堂小知识”环节,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灵活处理,尽可能多地设计丰富的语言交流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并补充了相关资料。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制作PPT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这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爬山虎脚的特性,我在课前下载了视频材料放在网课平台上,让学生提前预习,进而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互动;同时针对文中提到的“爬山虎的足很小,只有三四厘米长,比我的拇指还要小呢。”这句话,我请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大山虎的足有多长”的相关资料,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们相互讨论,然后得出结论——爬山虎的足部大概有9-10厘米长。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