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什么会得支原体?
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最小的微生物,这个“最小”指的是支原体无法通过自己产生能量进行细胞内代谢,必须生活在其他细胞的内部才能存活并繁殖。虽然支原体无法独立生存,但却是目前发现的能独立培养的最大寄生光杆细菌。 我们日常所说的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支原体则属于病原体中的细菌范畴。它和病毒一样可以通过空气、液体传播,也可以经由接触传播。
因为其体积小、无细胞壁等结构,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且容易形成耐药性,所以常用的抗菌药物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膜,对酸、碱、消毒剂都比较敏感,所以用84消毒液浸泡衣物,或在阳光下暴晒、煮沸消毒都可以杀灭支原体;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也是防止支原体传播的有效办法。
儿童患支原体的主要途径可能是接触患者或患者残留的分泌物及用品后,未经消毒而用手直接接触嘴、鼻或眼睛等部位引起感染。也有报道因食用被支原体污染的水源导致人群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支原体都会致病,在正常情况下,支原体作为条件致病菌寄生在正常人身上是可以的,并不一定引起疾病症状。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有可能得逞。因此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支原体感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