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体育场路是什么区?
体育场路位于杭州市中心,东西走向,东起中河中路(中山中路),西至延安西路。全长3.1公里。原为古河道,宋代称体育场河(《梦粱录》作“脂粉塘”)。北宋时沿运河建有官家园林,金代重建后,改名“丰乐楼”、“聚景花园”。
元朝建都后,改称“万盛园”。明代改为内府“御茶园”和“种菜池”。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筑环城堤坝,此河被包入城内,遂成一条街道。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巡道沈秉伦在街心筑了一座土坛子,用以举办“西湖博览会”,以后就成了卖旧书、炒股票等的地方。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填平土坛子,拓宽道路,改成柏油路面。抗日战争时期曾改名为“中兴路”。1945年复名体育场路并沿用至今。路旁原有古柳四株,树龄均在六百年左右,据说是宋代植的。“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砍伐,仅存遗址。现遗址上建起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大楼。 这条街上曾经有一大堆电影院,如大众影剧、新华影剧、人民艺术、新民娱乐、西湖影剧院等等;还有全国知名的大书店,如浙江人民出版社(今已不存在)、浙江教育出版社(今天目社),以及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书店——博库书城(现在分成了三家店铺,分别是博库书城、外文书店和东淘书店)。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商铺,可谓应有尽有。过去这里很繁华。 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互联网的冲击逐渐没落,很多书店纷纷倒闭。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线下实体门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实体店面积越缩越小,越来越多的书店选择关门歇业或被转让。 如今,经过精心规划和打造,曾经的体育场路,已经成为了集时尚购物、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商业街。 不过,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条充满书香气息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