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胶皮软硬的区别?
1、海绵厚度 一般来讲,海绵越厚,球拍的弹性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例如,同样是用40°胶水刷两遍的海绵,如果一层薄一层厚,那么薄的这块海绵做出来的球拍就比较“硬”(弹性大),厚的这一块就会比较“软”(弹性小)。所以,可以通过海绵的厚度来初步判断一支球拍的弹性。
2、表面处理方式 这里所说的表面处理的方式是指海绵表面的加工方式,一般来说有“挤压”“冲孔”“烧结”“无纺布”等几种形式。它们对最终成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手感上。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压缩率”这个指标了,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海绵能否充分地压缩回弹,以及是否有最好的透气性。
3、海绵的填充密度 海绵的填充密度也就是指每平方米海绵的重量,通常会用克重/平方米来做单位。一般来说,海绵的密度越高,它的吸震性和缓冲性就越好。但是并不是密度高的海绵就一定好,因为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海绵的厚度、密度、压力等等。
胶皮的软硬对于技术风格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胶皮,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那么,硬海绵的胶皮会体现哪些技术特点呢,它适合何种打法的选手?软海绵的胶皮又会产生什么技术效果,它的主要使用对象又是那些人呢?
硬海绵胶皮。比较硬的海绵胶皮一般为40-50度海绵,它的特点是海绵较实、较硬,底劲比较充足,比较能够体现出木质和胶皮表面的性能,这种胶皮对于来球的反弹比较充分、较有力,具有较强的进攻性能,它特别适合于大力量、强旋转进攻风格的选手;而20-30度海绵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快速海绵胶皮,这种胶皮不仅比硬海绵胶皮要轻、要快,而且底劲也不错,既有较好的攻击性能同时又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防守能力,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这种胶皮同样可以发挥出运动员的较强攻击力,这种胶皮比较适合以速度见长、攻防相对均衡的选手使用。
软海绵胶皮。从技术动作和效果上讲,一般70度海绵以上的胶皮属于比较软的海绵,这种胶皮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吃住来球、回球较为下坐,但底劲、弹力普遍较差,而且对于运动员的发力和控制要求都比较高,使用这种胶皮比较典型的选手就是奥地利的施拉格,由于施拉格的力量不是很大,他追求的是利用旋转制造更多变化,软海绵胶皮更有利于他控制来球、发力制造旋转.从施拉格的对搓效果上我们明显能看到软海绵胶皮的效果:第一落点较软、吃得住来球,第二落点则下旋十分强劲,对于后撤防守型选手的威胁很大,目前不少欧洲选手开始把70度以上的软海绵与50度以上的硬海绵搭配使用,一方面弥补了硬海绵的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软海绵的攻击性能得到加强,同时也可使技术风格变得多变。
因此,我们在选择海绵胶皮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打法风格并确定选择硬海绵胶皮还是软海绵胶皮,另外,我们在确定了胶皮种类之后同样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厚度,一般50度硬海绵建议从42mm-45mm开始选择,软海绵则建议从45mm以上开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