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是混改企业吗?

岑安科岑安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所有的国企改革方式中,最为市场所青睐的莫过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了——既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能有效引进市场机制,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要实现这个双重目标非易事一件,中间需要做好很多工作。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如何蹚出这条新路成为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为国内第一家实行混合所有制的钢厂、最早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之一,马钢的改革之路或许能给同行提供借鉴。 (一)顶层设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混合所有制改革关键是找准突破口。”马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朱庆斌说,“从马钢实践来看,我们主要抓住了两个关键:一是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个方面的制度改革;二是实施主业集中战略,通过业务重组和清理低效亏损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2001年6月,原马钢集团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同意发起设立安徽马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马钢股份”)。

这是中国企业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为了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这篇大文章,成立之初的马钢股份就坚持市场化方向,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 以资本为纽带,马钢股份对内部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首先,集团将所属的炼铁、炼钢、轧钢等主体生产单位作为核心主营业务,整体改制后注入公司,使公司实现了生产经营的集中;其次,集团剥离了不具备竞争力的资产和业务,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经营单元通过多种形式加以重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形成了“主业突出、多方共赢”的格局。

(二)操作思路:无边界、全覆盖 在马钢,无论是管理层还是职工都普遍认同这样一个理念:混改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事业。马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边界、没有上限,凡是适合市场的环节,都可以融入市场要素。马钢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具体操作上,马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难题。先后通过增资扩股、公开发行债券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54亿元,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充分释放企业经营活力。 目前,马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在进行中,新的改革举措仍在不断出台。

劳建成劳建成优质答主

是的。马钢股份原为马钢集团的下属控股子公司,2008 年完成马钢股份向马钢集团收购钢铁主业资产后,马钢集团持有马钢股份61%的股份,马鞍山市政府持有马钢集团100%的股份,马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马鞍山市政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09 年9 月28 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国资改革[2009]1003 号《关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将马钢集团持有的18.95 亿股(占马钢股份总股本的 51%)马钢股份国有股股权无偿划转给安徽省国资委持有,并由安徽省国资委授权安徽省投资集团代表其行使对马钢股份国有股权的出资人权利。上述国有股转股完成后,马钢股份成为安徽省国资委控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19 年 1 月 3 日,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签署了《马鞍山钢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约定中国宝武拟对马钢集团增资 137.23 亿元,其中 11. 38 亿元计入马钢集团注册资本,剩余 125.85 亿元计入马钢集团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中国宝武将成为持有马钢集团 51%股权的控股股东,安徽省国资委持有马钢集团 49%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马钢集团仍持有马钢股份 45.54%的股份,中国宝武将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马钢股份 45.54%的股份,并实现对马钢股份的控制,马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由安徽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上述事项实施完毕后,马钢股份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控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