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在五行属什么德?

糜露橘糜露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夏,中央,土 心属火,脾属土 西夏所在地区处于蒙古高原西部,从地形上看,应为黄土高原。《易》有云“坤土”、“艮土”,又云“坤厚载物”、“夫艮,止者也;其于人之义,诚厚矣哉!”“坤”为母腹,又为土地之意。所以,“夏”属于土。

从历史上看,夏朝先民属于东夷族,而《礼记·檀弓下》云:“有虞氏,夏后氏,禘而郊祭上帝。”郑玄注曰:“有虞氏,舜也。夏后氏,禹也。”可见,商周之际,人们是将舜与禹所在的部落同视为“夏”的。而这个部落所崇拜的图腾就是“虞”(见《史记·周本纪》)。这个“虞”字,金文作或,小篆作或者,可以看出是个象形文字,像一月份的样子。每月由初一至初三,白昼越来越长,温度逐渐升高,大地解冻,草木萌发,正是大地回春的景象,正如《尔雅·释天》所描述的那样,“正月曰陬”。

所以,从图腾的角度来看,夏也是“土”的象征。 还应该补充的是,古人认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土王诞日”,要祭祀土神。而在商周的典籍中,经常见到“社”这个字,比如《尚书·大诰》中有“越三月,惟甲子,大臣兹敬予,肆祀于社。”《诗经·豳风·九罭》中也有“九罭之鱼,鳟鲂。我思肥遯,自公复相。”郑玄笺:“社,祀土地之神也。”这里提到的“社”,指的就是土地神。而到了明代,史书更是明确记载了“土王诞日”的具体时间:“(嘉靖)二十三年……是岁土王诞。”[1]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夏”或“西”属“土”,为什么今天的陕西省省会不是“西安”而是“咸阳”呢?难道“咸”不是“土”吗?其实,这只是一个名称的问题。今天的“咸阳市”,原为秦雍城之地,秦穆公时迁都于此,称“咸阳”。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筑驰道,在此地修建宫殿,取名为“兴乐宫”。西汉初年,刘邦建代国,也以此地为都城,改称“栎阳”。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为了庆祝平定匈奴,在此筑坛,封禅告天。也就是说,早在秦朝建立以前,此处就已经属于“咸阳”。

至于为什么“西安”这个名字出现在隋唐时期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陕西割据政权——李唐王朝以长安为国都,为了彰显帝王的“皇权天授”,改名为“西安”。当然,唐朝还有一个国号叫“关西”,也许是因为关中以西皆“土”的意思吧。

史媛史媛优质答主

古代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五方和四季,王朝兴衰亦在五行之中,称为五德。所谓“得五德,得天下”,一个王朝要合法地建立,必须得到五德的庇荫。宋朝尚火德,国运配火,其方位在南,其颜色主赤。

党项人原本没有德运观念,李元昊称帝后,为显示西夏与宋朝并列为中原正统王朝,也为自己王朝的合法性增加权威,必须占据一个德位,与宋朝“分德而王”。宋朝尚火德,方位在南,西夏在宋的西北,北方位为水位,水位承火位,水德可承继宋朝的火德,故西夏以水为国德,国运配水,其方位在北,其颜色尚黑。

在确定了水德后,又以所尚配色,规定官员官服佩玉、人畜毛色、服饰车辆、符印等皆尚黑青色,就连所用的符文诏书也用墨制黑纸。所使用的动物也以此为标准。如军队中所用马及兵车皆用纯黑的良马,宫殿的名称也以水命名,如正殿为承天尚圣,而承天就是取天空覆盖万物之意,水在古典哲学中常常被比作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