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企业增多?

文正桓文正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个好问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在统计年鉴里看到的很多数据,是有一定口径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随意填写就可以。以工业总产值为例,在统计局的统计方法里,是要求企业上报原材料、燃料动力、中间投入品等所有采购数据的,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工业增加值(这里只讨论了国内采购,不包括进口材料)。

不过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很多小微初创企业,其实并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更没有专门的人来做财务报表,这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怎么算呢?所以实际上我们国家对于绝大多数行业都是没有完全充分的信息的,很多分析都只能说大致情况如何。 比如大家常看的进出口数据,也是有一个口径的,不是随便填个数字就完事儿的。

我读过一本书,李扬教授写的《中国统计调查的体制基础》,在这本书里介绍了我国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这本书非常厚,内容也非常好)。这里面就提到了统计数据是如何得来的,以及如何验证数据质量的。

虽然书中讲的是宏观数据如何来的,但实际上微观的数据也是一样的方法。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获取完整的流程信息,毕竟谁也没有办法全程跟踪每一个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 但如果企业规模大一点,就会好很多,毕竟再大的企业也有相对完整的核算体系。而中小微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企业本身的完善,也会逐渐积累起完整的数据。

所以总体上来看,我们的统计数据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当然,某些特殊行业或地区存在数据造假的可能,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态势。 至于为什么有些年份规上企业增加多,有些年份减少多,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统计的问题,更是宏观经济、产业和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古治欢古治欢优质答主

一是注重培育入统。建立规上、限上、高新技术企业信息交流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将达限、达规企业纳入统计培育库,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一对一服务等方式,指导企业做好入统准备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企业各项指标数据,确保达标企业应入尽入。

二是提高服务保障。在走访了解企业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今年以来,开展“四送一服”等各类企业走访活动2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员工招聘、用工住宿、人才引进、融资贷款等问题16个,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达限、达规企业入统夯实了基础。1—9月,全县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2家,其中9月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2家,2家企业正申报规上统计。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信息互通,按照“应统尽统、先小后大、有保有压、有进有出”的原则,确保应统尽统,为实现规上企业发展壮大任务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