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大断裂带?

曹海宝曹海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主要断裂带

1、太行山断裂带 位于华北平原西缘,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右行走滑断裂带;东起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西至甘肃省嘉峪关。全长近2000公里,由好多条分支断裂组成。该断裂带内地震频度高,发生强震的破坏性强。如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

2、祁连山断裂带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青海山东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一条大型走滑——压扭性断裂带。全长约1000公里,南北向贯穿整个高原,是青藏高原内部最大最深的断块山区。由于这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高山雪山与盆地湖泊相间,自然风光迷人,因此也成为旅游者喜爱的地方之一。

3、秦岭-淮河断裂带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套紧密成层的构造体系。它的南段属于左旋走滑—挤压性质,北段为左旋张裂性质。该断裂带上部相对运动强烈,下部则比较微弱。自中生代以来一直有着较稳定的变形特征,是我国东部最主要的地震带之一。

4、松辽断裂带 又称“松花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部,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带之一。它西起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向南经吉林省西部至黑龙江省北部,长约1200千米,是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

谷长春谷长春优质答主

中国地震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 大断裂带上。

1、台湾断裂带

从七十年代起,每年发生的4.7级以上地震有40%发生在这里,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地震最多的区域。它包括台湾岛和南、北两侧的海岭组成的北北东向隐伏断裂带。该断裂带有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和花岗岩,台湾岛内有褶皱和多条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减带上,地质构造和地应力十分复杂,是地震的主要发源地。1935年该岛南投发生7.3级地震;1951年该岛池潭发生7.3级地震,1999年9月21日晨1时47分,台湾又发生了7.6级大地震。

2、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断裂带

北起内蒙古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经宁夏的贺兰山—六盘山—陕西的白于山—四川的龙门山—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江河谷地,至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历史上该断裂带地震较多。在陕西的白于山发生过4次6级地震;四川的平武(7.5级)、北川(7.9级)、陕西的旬邑(6级)等地都曾发生过大地震;云南的江陵(7.0级)、丽江(7.9级)也发生过强烈地震。

3、北东走向的郯城—庐江断裂带

该断裂带从山东南部的郯城起,经江苏宿迁、泗县进入安徽的五河、凤阳、肥西抵达庐江,它的北侧是华北基底隆起的平原,南侧是以长江为界的扬子准地台。该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基本地震带之一,是中国东部基本地震带中地震最密集的部分。自1131—1967年的836年间,该带发生5级地震50次,6级地震4次。 1668年,山东郯城县发生8.5级特大地震;2002年2月23日安徽境内巢湖市庐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

4、南北走向的东川—盐津断裂带

该断裂带北起四川的盐源,经云南的会东、宁蒗、永胜、丽江、兰坪、大理、巍山、弥渡、南涧、南华、楚雄、禄丰,到元谋进入广西的隆林、西林、广南、马关及文山,南抵文山州的砚山县。该断裂带位于云南、广西境内,是西南地区主要的地震密集带之一,曾发生过1833年宁蒗7级、1839年弥渡7级、1840年广南7级等强烈地震。1986年后,该断裂带的北段开始出现新的活动迹象,发生了5级地震2次。

5、鲜水河断裂带

该断裂带位于四川西部巴颜喀拉地块东南缘,北起道孚县附近,经理化、康定、泸定,至石棉县南,总长700多公里,宽60公里,在中段和南段的边缘分别有小金-灌县和天全-宝兴两个次级地块。整个鲜水河断裂处于挤压应力场,从1795—1973年,在长约620公里的断裂上,曾先后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8次,其中7级大震两次,它们是:1955年康定7级地震和1973在炉霍7.6级地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