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量化宽松吗?

元若心元若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的货币政策手段已经用尽。从2010年降准、降息、再贷款,到2013年的预调、微调,再到去年末的定向降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已经没有任何政策空间了。所谓的量化宽松也就是在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挑来拣去,现在连这个工具都已经不多了。 之所以说货币政策手段用尽,是因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才进行了一半,有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也有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缺口,即货币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缺口需要填上,而央行的操作方向就是填补这个缺口。

现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到位,货币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的缺口也已基本填平(仅存在短期的逆回购标的利率),也就是说,当前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已经到达临界点,再进一步,就要进入所谓“无空间”的状况——即无论是扩张还是紧缩,都没有政策工具可以使用。这就是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困境。 所谓量化宽松,理论上来说指的是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通过买入资产的方式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不过,现在的中国经济和金融危机时的美国大不相同,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抛售资产的情况,量化宽松的执行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而且,如果量化宽松真的如此有效,美联储早就该用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目前比较可能实施的较为温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发行特别国债和央行票据置换地方融资平台债券,或者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些操作并不会对金融市场的运行造成冲击。但是如果效果不佳,不排除央行继续选择定向降准等操作,甚至通过财政政策配合引导资金流向。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无论央行如何调节都无济于事,只能采取更加被动的财政政策,甚至是税收政策刺激需求。

苑宝瑾苑宝瑾优质答主

第一,对于量化宽松,我认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和我们经常说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是有区别的。货币政策的立足点是在短期利率基础上进行的,量化宽松是作为非常规的政策,在零利率条件下没有办法进行利率的调整,所以要实施量化宽松。在我国CPI同比是2%,短期利率是2.25%,还有利率调整的空间,短期利率的基础还是可以运作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可以按照正常的轨道实施,而不是实施非常规的政策。

第二,量化宽松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物价水平稳定是央行的目标之一。中国CPI同比涨幅现在是2%,说明我们整个物价水平处在比较好的状态。如果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一定会使这个物价水平面临上行的压力。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要处理的特别慎重,因为我们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还是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个环境我们觉得物价水平是比较稳定的状态比较好,使我们的政策更多的关注到结构调整这个方面,而不是由于货币因素影响到我们的物价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