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凶多吉少?

茹国根茹国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有道理的逻辑吧,虽然有些道理很简单,但也确实有用。 第一个逻辑是“历史循环论”,也叫“王朝崛起与衰落周期论”。提出这个理论的,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清王朝覆灭前夕,梁任公做了许多劝诫演讲,其中一篇就叫《强国忠告》(这篇演讲稿很出名,网上可以查到)。

他在书中提到: “吾中华民国,其立国规模虽未完备,然必列于世界之强权,殆无疑义。惟其强也,则所以崛起之原因可知矣;且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者,又何疑义之有?” 梁启超所说的“崛起的原因”和“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其实是指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亡都有其周期性规律——这个国家如何兴起,必定也会如何衰落,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晚清的落后面貌,的确可以用“亡也忽焉”来形容了。而大清帝国的覆灭,的确也像梁启超说的那样,“其立国规模虽未完备”。 什么“立国规模”?就是封建专制那套东西。

什么是封建专制?简单地说,就是“皇帝一个人做决策”,中央和地方没有权力分割,官员都是皇帝任命的。在这种制度下,朝廷一旦失去对军队的掌控,就会失去统治根基。军队一旦丧失对外征伐的能力,这个王朝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为什么呢?因为封建专制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缺乏制衡,集权过度。地方和中央,外部和内部,都没有形成有效制约的关系。当外敌入侵时,这种缺陷就会被无限放大——地方和中央无法协同作战,内外部又缺乏有力牵制,自然易攻难守,很快便会土崩瓦解。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抵御外敌能力弱,而又内乱频发的根源所在。

以清末为例,慈禧太后一手把持朝政,天下大权皆归于她一人之手。皇帝虽然没有实权,但仍然有着象征意义的“钦定”之权。所以,当太平天国运动时,满清政府束手无策,只好请来洋人帮办剿太平军之事。后来,洋人对清廷也不再那么恭维,开始坐地起价。

甲午战争时,日本明治天皇亲自指挥,调动全国力量,终于打败了中国。辛亥革命后,满清政府更是完全丧失对军队的控管,导致革命党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政权。

纵观清代中晚期,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洋人还是革命党,外来威胁一次比一次的厉害,内部动荡也一次比一次猛烈。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君主专制这套体制出了问题,而清廷却无能纠错。 所以说,当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时候,这套古老的“帝王体制”真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