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最后结局什么意思?
烟袋,在传统认知中,是吸烟者用以装烟和吸燃烟的具有烟荷、烟嘴、烟杆构成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有被其它吸烟类替代的趋势。但因烟袋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性,具有很强的民俗文化韵味,所以,她不但在部分人群中继续使用,而且,作为工艺、礼品、装饰、收藏、馈赠品等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烟袋杆儿长一尺七寸高,烟荷包儿上镶金俏,银牙咬住紫铜嘴,那大烟,一吸那哗啦啦响。唱的是旗人,或者与旗人有牵连的汉人,比如旗人的家仆。
烟袋,对于老北京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吸烟工具,甚至于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里的装饰物,是人们手里离不了的装饰物品而已,在老北京人眼中,就是个吉祥物。
因此经常可以看见不论在家里或者走在胡同里,老北京人手里拿着烟袋,不停地抽着,有时烟袋里连烟也没有,还抽的滋溜滋溜响,比吃冰棍的响声还响还大。
过去老北京所使用的烟袋,大多是用一种水萝卜形的烟叶制成。在使用时,先用烟铲铲下烟面儿,再把烟面儿放在烟锅里点着,然后用烟袋一抽,浓黑的烟便充满了口腔,人们把这叫吃饱了。然后再一吐,真是蔚为壮观。吐出的烟黑而浑圆,像个大烟圈儿。烟袋所用的烟面,全靠烟店供应,店中除了卖烟面儿外,还兼营旱烟。如马德成、隆泰兴、永顺等。
清时,旗人尚武,而他们所使的武器多为砍刀、腰刀、砍刀是平日使用,腰刀则多用于打猎。旗人出门游弋时,总以烟袋相随,如果腰刀悬于身前,烟袋就要悬于身后,两者从不“相碰”,因为旗人认为,烟袋是吉祥物,而刀是杀人之物,是不吉利,两者若是相碰,那就犯了大忌。
还有一传说也说烟袋是吉祥物:某旗人在家睡觉时,忽然梦见一个神仙。神仙对他说:“你家房梁中藏有金子,待回家后可把它取出来。”说完便不见了。这人从梦中醒来,半信半信地回到家里。当他想起神仙的话时,就找来梯子,上房取出房梁里的“金子”,谁知是两块臭石头,但当他拿在手里时,突然这两块石头变成了一只镶金嵌玉的美丽烟袋,从此,家中便日渐富足起来。因此,旗人认为烟袋是人人的吉祥物,家中不富裕的,也要千方百计置办一杆烟袋。
老北京人不论贫富贵贱,个个手不离烟袋,大姑娘出嫁,烟袋是必随的物品。人们平时打牌时,也是烟袋相伴。还有一说法,“老北京闲着没事的时候,不是坐在门前拉着家常,就是在后院打牌,若是没有烟袋相伴,真就干坐着。”可见烟袋是老北京离不开的伙伴。
对于烟袋的使用,老北京还有诸多忌讳:烟袋不能搭在脖子上、手背上去;烟袋烟锅不能对着别人;睡觉不能把烟袋放在枕头旁等等,这诸多的忌讳都说明了烟袋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