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聚环保怎么样?
三聚环保是2007年上市的,那时候公司还叫北京三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聚新材”。 上市之后的第3年(2010年),公司收购了美国AMPA公司,从此走上了国际化发展之路;随后又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收购了苏州华苏和上海汇丽,业务范围扩张至固废处理领域。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而融资的方式无外乎从社会上募资或者从银行借贷,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一般都会选择前者,毕竟融资的成本较低。不过从社会募集资金都是有代价的,要拿出部分利润来回报股东。对于创业初期利润为负值的企业来说,可能连亏损都要负担起来。
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起色甚至不断恶化,那么股东们就会用脚投票,股价自然就会跌跌不休。而对于那些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借贷来的钱,为了减少利息支出,往往会在利率相对低时大量借款,而当利率高点时再偿还贷款,这样就能够节省利息费用。同样,当企业经营不善时,这些债务也是压在头上甩不掉的包袱。
三聚环保的经营业绩虽然有所改善,但从2015年开始一直未能突破,到2016年底净利润仅仅为983.5万元,而此时所背负的债务高达16.9亿元。在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要想继续维持生产经营显然已经不容易,这时候决策者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2016年2月,新任总经理张利平加入,他随即提出“减员、增效、降成本”的一揽子方案。作为化工行业的外行,张利平的举措看起来有些简单粗暴,但却是当下挽救危局最急切需要的办法。
首先是通过内部竞聘选拔一批年轻的管理者,他们思想前卫,接受新事物较快,同时由于脱离原来的部门,新的职位能给他们带来更强的挑战感和新鲜感,因此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其次,通过降薪、辞退等方式精简人员,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最后,通过加大销售力度以扩大营业额,同时严控各项开支,把节省下来的费用用于员工奖励,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当然,三聚环保的困境并不仅仅只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其自身存在某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在主营业务方面,尽管三聚环保一直在努力拓展业务,但营收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单一的产品,即甲醛。而且,这种业务结构不够多元化的情形早在上市之初就已经形成。
又如,在三聚环保的业务版图当中,国内市场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却缺乏能够拿得出手的国际业务。直到收购AMPA之后,才终于有了实现全球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