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说中国排球?

郭纪辰郭纪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中国女排精神不是以弱胜强,而是以矮胜高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亚洲排坛霸主是中国,世界第一美国也多次败在中国队手下;80年代之后,亚洲第一是日本,世界排名第一是美国,我们偶尔能赢一下美国的二队的荣誉。 中国女排从来没有在身体条件上胜过对手,我们的身高是最显著的劣势(甚至不如泰国队),我们在发扣拦挡防这几项技术性指标的数值都很低。但我们能把世界上最强的球队拉下马——靠的不是身体素质,是我们不僵化的训练体系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

2、郎平不仅仅是英雄,也是罪人 我们对郎平的赞誉已经很多了,再重复也没什么意思。我想说的是,如果郎平不去尝试海淘外教,打造世界级教练团队,专注提高技战术水平,专心培养年轻队员(朱婷就是郎平在海淘到土耳其后捡到的宝贝),今天我们可能还在感叹“千古奇冤,千古罪人”。

3、金珠配银珠,带刀二传手 惠若琪是黄金一代的代表,张蓉芳的接班人,她跟朱婷都是力量型主攻,强攻能力出色,背飞背快都有极强的杀伤,两人配合,一攻效果拔群。 丁霞是继刘亚楠之后最有天赋的二传,她的灵巧度超越前辈,她的串联进攻对中国女排的意义不亚于朱婷。加上颜妮和袁心玥两尊大杀器,这支球队拥有超越年龄的霸气。

农若彤农若彤优质答主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秘书威廉·G·摩根(William G.Morgan,1860-1942)首创一种室内隔网相争的两队对抗的新游戏,将“tеннiѕ”、“base-ball”、“手球”、“篮球”四项运动的名称缩写成“V",命名为“Volleyball”。

自20世纪初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促进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激励下,中国排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训练、竞赛、科研到管理逐步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结合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之路。中国排球也从注重在竞技场上的争夺逐渐转变到更注重大众的日益增长的排球锻炼需求的满足上来。1995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研讨会”上制定的《中国排球事业1996-200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排球发展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排球事业,突出培养后备人才,严格强化科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的轨道,使中国排球运动在世界排坛中保持先进水平”。

该规划中对于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从群众排球、竞技排球和排球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安排。(一)群众排球的发展规划:1、努力做好宣传普及工作。2、办好群众性排球比赛。3、组织业余教练的培训和裁判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4、做好技术资料、书籍、音像及排球器材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二)竞技排球的发展规划:1、加强运动训练的综合管理。2、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运动员的选拔工作。3、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工作。4、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做好优秀运动队的科研攻关和服务工作,为训练、竞赛服务。(三)排球管理的发展规划:1、根据国际排联和亚排联的最新规则,制定各类全国比赛的补充规则,确保良好的赛风。2、完善注册转会制度,使之规范化,协调好与运动队和有关单位的关系。3、做好《中国排球》的出版发行工作,加强与有关新闻单位和教育团体的联系,争取有关排球信息和资料的及时收集和交流,加强信息工作。4、做好排球等级裁判员的考核工作和裁判员的培训工作。5、积极做好与国际排联和亚排联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排协的交流与联系工作。6、利用现代化管理办法,抓好排球管理中心的自身建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